文山2015年,這十條新聞對你生活的影響最大,不

2015年,這十條新聞對你生活的影響最大,不可不讀!
“慈銘體檢?第八屆(2015年度)中國十大健康新聞”評選結果發布了!
此榜單是醫藥衛生健康領域的權威年度盤點,由健康時報社發起,全國百家綜合媒體、健康衛生專業類媒體社長和總編聯手共同評選,以新聞事件對公眾健康生活觀念的影響深度、廣泛性為評選準則,旨在引領公眾的健康生活觀念或行為、警示行業不和諧因素。
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中央電視臺、光明日報、中國新聞社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、中國醫藥報、中國中醫藥報、中國青年報、北京電視臺、北京晚報、法制晚報、北京晨報、北京青年報、人民網、39健康網、鳳凰網、搜狐網等全國近100家媒體高管或資深編輯記者參與了該活動,評選結果如下:
慈銘體檢?第八屆(2015年度)
中國十大健康新聞發布
▲10月5日,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教授因發現青蒿素,對抗擊瘧疾作出巨大貢獻獲得“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”。
點評 40年的科研努力,191次的挫折洗禮,2000余個中草藥方,640種抗瘧藥方集,她用神農嘗百草的精神創造了中醫藥學的奇跡。她讓青蒿素贏得世界喝彩,更讓中醫藥得到空前關注。
? 屠呦呦,用一生只干好一件事的執著與專注,印證了“十年磨一劍,不敢試鋒芒;再磨十年后,泰山不敢擋”的不渝之志。
▲8月29日,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刑法修正案(九),將“聚眾擾亂公共、交通秩序罪”變更為“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”,其中加入“醫療”一項,意味著“醫鬧”將入刑,最高可判七年。
點評 醫鬧入刑以立法的形式,推動醫療糾紛的化解步入法治軌道。不僅是涵養醫患關系的力舉,更是法律取信于民的彰顯。法律須同醫療改革同步,以及醫療雙方自省與理解,才能為醫患關系注入時代新解。
? 醫患風波迭起,法治踏浪先行,修平終有期待。
▲6月1日,《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》實施。這部號稱“史上最嚴禁煙令”的法規明確了全市范圍公共場所、工作場所室內及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煙。違者將被處以個人最高200元,單位最高10000元的罰款。
點評 北京最嚴禁煙為全國無煙法規實施邁出成功一步。然而,如何讓“史上最嚴”不在實際執行中變成“紙上最嚴”,讓無煙立法這一記“重拳”,不因立法與執法上的缺位而變成“空拳”?
? 盡管路漫漫其修遠,仍為鐵腕落地點贊。
▲6月23日,某通訊社播發走私入境過期冷凍肉上餐桌報道,“僵尸肉”的存在與否,過期冷凍食品質量及安全問題,一度引發監管部門、媒體界之間的廣泛關注與爭議。
點評 “僵尸肉”之爭以及展開的冷凍食品的安全科普,聚焦之眾,盛況空前。如果媒體間的論辯能喚起更多消費者對冷凍食品行業的關注、對食品安全的高質量科普,倒逼相關部門監管漏洞的修補,善莫大焉。
? 一場羅生門,爭的是僵尸肉,憂的是依然是口腹之安。
▲1月14日,因幫助病友從印度代購低價抗癌藥的陸勇在北京被捕。事件再次引起公眾對高價抗癌藥品的關注,觸發外企藥品定價、藥品專利、患者看不起病等系列問題的討論。
點評 冒險海外代購抗癌藥,放大的是百萬患者求生的吶喊,是對高價抗癌藥求之若渴、用之無力的反諷,更凸顯了原研藥進中國的制度困境。只有暢通并規范廉價外國藥的引進渠道,取消原研藥價格特權,才是惠益患者的最大民生。
? 當買救命藥不再劍走偏鋒,解治病之困方是莫大的善行。
▲4月初,莆田健康總會以百度競價排名,損害醫療產業健康發展為名,要求會員單位停止與百度競價排名合作,引發百度莆田之戰。百度對民營醫療競價排名搜索,飽受公眾詬病。
點評 曾經的親密同盟,終在利益博弈中反目。莆田系斷臂轉型,如何走正途,修內功,建立患者、醫院和推廣渠道三者間良性生態,才是莆田系以及所有民營醫院亟待解決的生存難題。
? 莆田應該調轉航向修內功,斷腕轉型做示范。
▲“南京6?20寶馬車肇事案”犯罪嫌疑人被司法鑒定為作案時患有“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”,具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,被人們調侃為臨時精神病。“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”也進入公眾視野。
點評 一場普通交通肇事事件,因有了“臨時精神病”標簽而演變成輿論場與有關部門間的博弈。突發公共事件處理絕非埋頭單干,輿論汪洋更不能讓關注點失焦。讓真相“亮相”,打破信息閉鎖,才能還原事實真相。
? 在質疑與爭論中亮相的疾病科普,固然需要,但打破信息閉鎖才能安撫民眾之慌。
▲9月,移動醫療風起云涌,掛號網完成3.94美元融資,滴滴醫生成業界黑馬。2015年,與互聯網相關的醫療及創新產業引發社會關注。
點評 移動醫療引發資本逐鹿,百花齊放背后是醫療版圖的重新布局。利用互聯網分級診療體系,既需頂層設計,也需扎實推進。重金支持非“華山一條路”,從業者、用戶、相關部門多方一起努力,才能讓移動互聯有效分擔就醫難。
? 供需分級保障、診療精準對接、醫患便捷互動、政策有力護航,資金穩妥保障,互聯網醫療之路才能終踏坦途。
▲7月26日,湖北省荊州市安良百貨公司手扶電梯發生事故,一名30歲女子因踩到了松動的扶梯踏板,被卷入電梯內不幸遇難。
點評 “誰來保障公共安全”,凸顯出公共設施安全治理的現實挑戰。公共安全拷問的是城市的良心。良心頻頻受挫,看似責任管理部門的失職與安全意識的淡薄,實質上是民本情懷的缺位。
? 用責任終結悲劇,別讓電梯成為公共安全的新一輪恐懼。
▲4月24日,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會議高票通過修訂的食品安全法。修訂后的法規由原來的104條變成154條,并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被公眾稱為“史上最嚴”的食品安全法。
點評 食品“安全門”逼出“最嚴食安法”。處罰額度從貨值10倍最高提高到30倍,食品造假最高可判死刑。從農田到餐桌,避免“禍從口出”,需真正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管理體系,加強部門和區域間協作共治,才能提升消費信心、激發維權熱情,守護國人舌尖上的安全。
覺得不錯,底部隨手點贊喲↓↓
來源:微信公眾號【健康時報】(jksb2013)
版權聲明:歡迎分享!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如需內容合作請致電:010-65363351
值班主任:楊小明 本期編輯:賈慧慧
相關文章


|
|
